“新手”妈妈母乳喂养的几个误区
很多妈妈认为母乳看上去没有配方奶粉香浓,因此有想给宝宝吃奶粉的想法,类似这样的喂养方面的问题,妈妈们尤其是“新手”妈妈们存在不少误区。
误区一:以奶粉代替母乳喂养。
有的妈妈因奶水不足需要催乳,而由于催乳带来的疼痛而放弃母乳。专家指出,虽然从表面上看,似乎母乳的确显得清淡了一些,有的妈妈甚至还觉得,喂奶粉的宝宝睡得比较沉,宝宝长得也显壮。这种想法是错误的,母乳喂养的好处很多。
专家指出,国际上提倡在宝宝6个月之内都要坚持母乳喂养,因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,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;母乳与牛奶相比,所含营养较全面、充分,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;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,且吸收率最高。而且对妈妈来说,母乳喂养更方便、更省钱,不用消毒,且温度适宜,而且自身身体恢复较快,不易患乳腺疾病。
误区二:母乳充足还添加奶粉。
很多妈妈认为母乳看上去很清淡,并没有配方奶粉香浓,所以母乳没有奶粉有营养。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对的,因为母乳80%都是水,所以本身就是很稀的液体,只要有足够的母乳就可以坚持到4—6个月,而且完全够宝宝营养发育的需要。医生指出,母乳的营养成分不比配方奶粉差,而且母乳喂养对妈妈和宝宝均有好处。
误区三:奶粉牌子不停换。
面对各种品牌的配方奶粉,对于新妈妈们来说,挑选何种奶粉喂养宝宝,还真是不太容易的事情,他们总想看看到底哪种奶粉适合宝宝,所以不停地给孩子换奶粉牌子。但是,这样的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过敏体质。所以,妈妈最好选择一种奶粉,只要宝宝适应,没有过敏或其它反应,就尽量坚持用这个牌子的奶粉,尤其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更为重要。
误区四:以果汁或饮料代替白开水。
很多妈妈觉得白开水没味道,果汁或饮料好喝,所以给宝宝喂果汁或饮料。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,因为有资料显示,宝宝经常喝果汁或饮料,长大后患胃溃疡的机会会增加。另外,长时间喝香甜的果汁或饮料会影响宝宝食欲,不但会损失一些营养素,而且还要添加食用香精、色素等添加剂,会给其健康带来危害。专家建议,为了不干扰宝宝的正常发育,宝宝在半岁内不宜饮果汁或饮料,周岁以上的宝宝也要限量。
误区五:宝宝一哭就喂奶。
大多数妈妈认为,宝宝哭了就是饿了,要立即喂奶。其实,很多妈妈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按需哺乳,往往走入一个误区就是一哭就喂。其实宝宝哭的时候,有的时候是饿了,有的时候是需要引起妈妈的关注,或者哪里不舒服,还有就是躺累了也会用哭声来表达。妈妈切勿喂养过度,让宝宝发展为肥胖儿。
妈妈母乳时,最好在一次喂饱的基础上,让宝宝形成规律的按需哺乳。比如说,当宝宝饿的时候,妈妈应先喂一边乳房,然后喂另一边,如果听到宝宝咕咚咕咚的吞咽声说明宝宝吃饱了。如果宝宝这次吃饱了,那么母乳喂养的时间一般就是两到三小时,而配方奶粉喂养的间隔时间要再长一些。之后如果听到宝宝短促有力的哭声,才是表明宝宝又饿了,这样渐渐形成规律才是真正的按需哺乳。
母乳喂养最佳时间是要为宝宝坚持到1岁以上,主要喂养方式要以奶类为主,其他食物为辅。同时,家长也要注意对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问题,过早和过完的为宝宝添加辅食会接着影响宝宝的健康,可能为宝宝带来不良反应或疾病。
宝宝在未满周岁时,喂养方式一般以奶类为主,其他食物为辅。同时,为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在宝宝6个月以后即可逐渐实施。家长在为宝宝添加辅食时,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的食物,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收。若宝宝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,家长可以避免让宝宝再吃到同种食物。
给宝宝辅食添加太早易引起宝宝过敏、腹泻等问题。有调查显示,有些宝宝在4个月左右就开始添加辅食,开始吃一些米糊,稀饭等流质食物。然而,这时期添加辅食的宝宝腹泻发生率极高,还有一些宝宝出现了消化道感染。另外,辅食添加太早使母乳吸收量相对减少,而母乳的营养是最好的,这样替代的结果得不偿失。
给宝宝添加辅食太晚的风险在于宝宝不能及时的摄取到足够的营养。如母乳中铁的含量是很少的,如果超过6个月宝宝还不添加辅食,宝宝就很有可能会患缺铁性贫血。另外,半岁左右婴儿进入味觉敏感期,及早添加辅食让孩子接触多种质地或味道的食物,对日后避免偏食挑食有帮助。
温馨提示:母乳喂养的同时,家长应注意对宝宝辅食的合理添加,也不能忽视添加的时间。同时,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将蛋黄当作宝宝的第一个辅食。由于蛋黄容易引起宝宝过敏,所以最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,尽量避免蛋黄的添加,随着宝宝逐渐的成长,可以再添加蛋黄,为宝宝补充其营养元素,促进宝宝健康成长。